孟建立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优化惠企政策宣传与落实的建议》已收悉。经认真研究,现答复如下:
您的提案聚焦当前新乡市惠企政策落地中的痛点问题,提出的“宣传渠道不畅”“解读不深”“政企沟通不足”等分析客观精准,建议措施务实可行,对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、推动政策直达企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 我们将结合提案建议,协同有关部门推进政策宣贯效能提升工作。
一、进一步构建多元宣传渠道
加强线上线下渠道有机融合,形成互补协同效应,方能全方位、多层次地传播信息,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。我们积极推进线上平台智能化升级,依托“新乡政务服务平台”,整合成品油、二手车等9类业务线上申报入口。整合网络平台及电商资源,联合银联云闪付APP、主流电商平台、户外广告等多渠道,通过专题报道、消费券发放入口推送等方式,定向覆盖全市企业及消费者。同时对于线下服务实现精准触达,我们在经开区、高新区设立“商务服务直通站”,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政策解读、资质申办“一对一”服务;针对初创企业开展“商事登记+备案”集成辅导,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次。
二、进一步强化政企互动和政策反馈
我们高度重视政企协同发展,始终将企业诉求作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。为进一步强化政企互动和政策反馈效能,我们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机制:一是坚持民企优先导向,明确政策起草阶段民营企业代表占比不低于70%,对涉密政策通过签订保密协议等方式确保意见征询全覆盖。二是实施分类精准施策,遵循“重点政策广泛听证、专业政策定向咨询、一般政策个别访谈”的原则,综合运用座谈会、专题调研、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等形式拓宽意见收集渠道,同步依托政府门户网站、实体政务大厅等平台强化政策公开透明度。三是构建部门协同联动体系,由市工信、商务、文旅、住建等部门按企业类型分类对接民企需求,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动个体工商户,市国资监管部门统筹国企意见,民政、工商联协同行业协会商会,形成跨部门协作网络。同时市政府政务公开办将检查各单位年度起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,把涉企政策的意见征集和意见处理情况、政策跟踪执行和评估情况,作为对相关单位政务公开考核的重要内容,确保政策制定、执行、优化的全流程闭环管理,切实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。
三、进一步优化政策申报流程与服务效能
我们始终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目标,通过纵向贯通全生命周期服务、横向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、集成化政策要素赋能、数智化平台支撑四维联动,破解企业办事难点堵点,持续提升政策申报便利度与服务效能。
在审批服务领域,推行“容缺受理+并联审批”模式,成品油零售审批材料精简30%,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;二手车企业备案实现“一窗受理、全程网办”,线上预审与现场核验一次办结,企业跑动次数减少60%。依托“新乡政务服务平台”整合9类业务线上申报入口,实现材料提交、进度查询、电子证照下载“一网通办”,办事效率提升40%。我们致力于实现高频事项“零跑动”覆盖率90%、企业满意度达98%的目标,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保障。
四、多维赋能惠企政策落地见效
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创新打造立体化惠企服务模式,运用“企业画像”技术精准匹配政策资源,为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推送技改补贴、税收优惠等32项政策,助力3家企业智能化转型。联合金融机构、高校等力量举办外贸企业人才对接会,定向输送专业人才80人次,并市民中心窗口提供政策合规指导等服务,通过资源聚合与服务升级双向发力,推动惠企政策从“精准滴灌”到“深度渗透”,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“企业出题、政府答题、社会助题”的协同机制,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,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这些惠企举措是我们精准服务企业、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。从政策精准匹配到资源整合联动,从解决企业当下难题到激发长远发展动能,既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了政策红利,也为政府与企业、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五、建设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
我们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,高度重视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全流程监督评估,以构建科学化、规范化的约束考核机制为核心,确保政策精准落地、企业权益有效保障。我们持续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,通过刚性约束与柔性服务结合、考核督导与动态优化并重,构建全链条监督评估体系,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,确保惠企政策既深入人心又落地生根。
我们将政策宣传覆盖率、企业满意度纳入部门年度考核,未落实征求意见程序的涉企政策不予合法性审核,并建立有守信企业“无事不扰”、失信企业重点监管的差异化机制。同时,依托数智化手段强化政策执行跟踪,确保监管透明高效。
2025年4月29日
联系单位及电话:新乡市商务局0373-3699972
联 系 人:司庆国
邮政编码:453000